【年中工作看进展】新余:以创新助力执纪监督审查调查

来源: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9-07-26

  【编者按】今年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创造性贯彻落实赵乐际同志在赣调研指示要求,紧紧围绕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省纪委四次全会部署,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努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充分展示半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成果,省纪委省监委网站自即日起,开设“年中工作看进展”专栏,陆续刊发各地的亮点和特色工作专稿。
  以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创新巡察方式强化靶向监督,用创新办案模式助力审查调查,着眼综合效果做好“后半篇文章”……面对监督执纪和审查调查的新任务、新要求,新余市纪委监委创新机制方法,助力执纪监督审查调查。

图为市纪委监委开展村级巡察工作,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完善机制强化靶向监督

  “在资金拨付上,要严格遵守申请、审批、拨款、复核的操作程序。在机构改革期间,要防止发生突击花钱、虚列支出、未批先支、不按规定招投标、违规处置国有资产等问题……”新余市机构改革时,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长约谈提醒市财政局分管领导时作出郑重强调,这次谈话源于收到个别单位撤并后意图突击发钱的问题线索。

  利用问题线索开展靶向监督,是监督执纪最经济最实用的办法,新余市纪委监委通过完善机制,做实做细监督第一职责,强化靶向监督。通过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完成市纪委派驻机构和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1+1”方案, 派驻机构干部工资、奖金、福利由市纪委统一保障,增强监督底气。

  创新巡察机制,设立2个非常设巡察组,与3个常设巡察组“同台竞技”,发挥“鲶鱼效应”,实现“增强巡察力量、提高巡察质量、提升巡察效率”三重效果。

  通过机制建设,有力推动了靶向监督,提高了利用线索开展监督的质量和效率,上半年共受理信访举报545件次,同比增长27.9%;处置问题线索726件,同比增长64.6%;运用“四种形态”778人次,同比增长106.9%,日常监督更加深入有效。       

  创新办案模式助力审查调查

  “自己的行为真是让组织蒙羞、让家人受累。我真是悔恨。哎……如果有后悔药,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这是新余市某医院原院长邹某某的深刻忏悔。上半年,新余市纪委监委立案219件,结案187件,处分人员218人,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审查调查的提质增效背后,是一系列办案模式创新。

  压实所在党组织政治教育责任。发挥被调查人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充分了解被调查人员情况的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压实到单位党组织,督促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被调查人从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上认识错误、交代问题,真诚认错悔过。

  创新三个办案模式强化办案力量。通过创新协作办案模式,以建立4个办案协作区的方式,统一调配力量,全市处置问题线索同比增长64.4%;通过创新机动办案模式,从机关和派驻机构选派精干人员组成机动办案组,补充办案力量;创新集中办案模式,创新“中间切入、两端深挖”方法和“以点扩面、并案联查”方法,助力“打伞破网”。

  做好“后半篇文章”

  “受处分后,我心里很难受,也很自卑,怕别人看不起我。是组织上一次次找我谈心,一次次帮助我、教育我、鼓励我,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决不辜负组织的期望,真心向党,更加努力地工作,干出好成绩。”这是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的渝水区法院员额法官袁某被帮扶后的心声。经过回访帮扶,袁某放下包袱,鼓足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当年办结率在全院员额法官中排名第一。

  监督执纪不能“一处了之”,针对受处分处理干部的教育管理,新余市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受处理人员政治关怀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准确把握“惩”与“治”的关系,对受处分人员实行全方位的政治关怀,不断巩固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正向效果和综合成效,做到执纪执法有温度、政治关怀有力度,让受处理人员有干头更有盼头。截至目前,全市共关心关爱受处分处理人员385人,开展谈心谈话400余次。

  同时,围绕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新余市纪委监委坚持以案促教、以案促改、以案促建。针对市某医院原院长邹某某案暴露出的行业监管问题,坚持源头控制、过程监管、事后治理三管齐下,取得了政治生态逐渐修复、设备量价齐降、药品占比下降、卫生材料消耗降低、医院收入结构优化等多项成效,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纪法效果的有机统一。(新余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