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你们帮忙,证件很快就办下来了。要是办不下不动产权证,项目推进寸步难行,甚至连生产设备都无法安装。”日前,信州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了产业园区某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回访,该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
此前,针对部分企业因历史遗留问题,不动产权证迟迟未能办理,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困境,信州区纪委监委通过调研走访、约谈提醒、跟踪问效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改进工作作风,为企业排忧解难。在强有力地监督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上门,现场查看项目手续资料和建设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最终,该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信州区纪委监委前移关口、靠前监督,把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围绕保市场主体、惠企业经营、助企纾困解难等方面,不断创新监督方式,通过“组组”协同、“纪巡”联合、“室组地”联动等,深入园区现场、企业一线开展监督检查,以精准有力监督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为进一步畅通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反映渠道,该区纪委监委通过建立“走访调研+督查督办+跟踪问效”工作机制、设立营商环境“清风站”、实施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等,动态收集意见建议,延伸监督触角。同时,推动相关部门开通“你提我帮”线上监督平台,在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非公有制企业、医院等场所新增26个“点员站”,形成触角多、反应快的营商环境监测网,收集并解决问题74条。
突出办案引领,强化警示震慑。该区纪委监委坚持一体推进强化作风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聚焦问题易发多发、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细化监督重点,并围绕涉企“吃拿卡要”、行政执法不规范等方面,严肃查处涉企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大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力度。截止目前,查处相关问题72起,处理85人。
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制度漏洞、监管盲区等问题,该区纪委监委通过提出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提示函等方式,推动压实责任、及时整改、堵塞漏洞,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如,推动制度化开展“千名干部联万企”等活动,助力企业解难题、稳经营、拓市场;督促持续整治“新官不理旧账”、拖欠账款等问题,全面落实“首违免罚”“企业安静期”等制度,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全年净增市场主体2430户。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结合上级纪委工作部署要求,以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为抓手,保障全业态“开店一件事”“数字经济一件事”“高效办成一件事”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实落细,用监督治理“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王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