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经查,3月22日中午,信阳市罗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献林在干部学习教育期间,组织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酒桌上,李献林、林志友、段巍巍、汪海洋、夏宇5人共饮用4瓶白酒,1人饮酒后于当日下午死亡。为掩盖违规饮酒、1人死亡事实,李献林等5人筹集资金给予死者家属补偿,其中李献林、段巍巍部分资金系向管理服务对象借用。
咋一看,这是典型的目无法纪、顶风违纪,性质极为严重,影响极为恶劣,尽管相关当事人受到严肃处理。但是,在党中央响鼓重锤、三令五申,尤其是今年在全党部署开展学习教育期间,李献林、叶金广等人一边参加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一边组织或接受违规宴请,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观其象、探其因、思其果,教训十分深刻。
其一,认为吃喝是小事,导致重锤之下仍在顽者。有的认为吃点喝点是人之常情,“无酒不成席”;还有的认为,“吃一点喝一点”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政治上没事”就行。其实不然,一杯酒、一顿饭,看似无关大节,实则是政治意识的深度折射,因为其背后隐藏着谋事、谋利、谋权的影子。吃喝问题看似小事,实则危害深远。众多案例印证,腐败分子的腐化堕落,大都是从接受一次吃请、收受一点礼品、谋取一份私利开始的,一而再,再而三,久而久之,则会因吃而步入贪腐深渊。
其二,侥幸心理犹存,导致胆大妄为、不计后果。有的认为“喝的不是酒,是面子和感情”“只要不收钱,吃点喝点不算什么”“,有的认为“关起门吃喝安全有保证”“聚在一起的都是最贴心的人”,“圈”在一起不会被组织发现;还有的认为“偶尔吃点喝点不会出事”,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殊不知,心存侥幸,难逃不幸。“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切莫聪明反被聪明误,玩火自焚、作茧自缚,最终还是摔了跟斗,遗恨终身。
其三,纪律观念淡化,反映了纪律教育学习仍有短板。违规吃喝的背后还有对党规党纪缺乏敬畏,把纪律当做“稻草人”。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一条规定: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且不说有的以“酒桌”为平台,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就是违规吃喝也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损害了党的形象。而顶风违纪的背后也反映了党纪学习教育在有些人单位走了过场,少数人纪律学不到位,缺少对纪律的敬畏,最终导致“学习虽不断、违纪仍有时”。
当然,政治意识极其淡薄,是违规吃喝成顽症最重要的根源。管不住自己的嘴,实为没有管住脑。党性问题往往决定态度与行为。一日上酒桌,党性全失守。对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决心和意志的认识极不清醒,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置若罔闻,毫无敬畏戒惧之心。“口舌之欲”“腐从口入”皆因没有把吃喝与政治联系起来思考,有的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及具体要求所知甚少,党性意识淡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滋生。实践证明,只有筑牢坚定的政治意识,认识才能有高度,才能做到不越红线、不踩底线,自觉抵制、坚决纠治“四风”,真正管住自己的“嘴”和“手”。
政治意识筑得牢,方可有效防止歪风邪气伺机浸染、传播、回潮。当务之际,要借学习教育之机,把培养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作为重点,清除思想之瘴,涤除政治之茫,清理认识之疾。只有及时澄清、坚决破除思想之“雾”,时常敲一敲违规吃喝的警钟,以案为鉴、自重自省,绷紧纪律之弦,注重点滴养成,远离违规吃喝的腐败源,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作风建设任重而道远,整治违规吃喝歪风,永远都是“进行时”。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始终保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把系统观念贯穿违规吃喝整治全过程,突出在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下功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时做到深入学习、融会贯通、知行一致,处处做到心明眼亮、头脑清醒。同时,要推动补齐制度和监管漏洞,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纠治隐形变异问题,坚决遏制违规问题滋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