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因人施教 分类指导
杭州有针对性开展先进性教育
本报杭州1月11日电 记者陈穆商报道:“孙阿姨,支部给我寄过来的‘先进性教育’学习资料我已收到,下面把我的学习体会跟您谈一谈……”新年伊始,杭州市下城区天水街道灯心巷社区第一楼道党支部书记孙秀琴接到党员董亦明从上海寄来的一封信。董亦明是社区党员,但在上海工作,党支部通过她丈夫和母亲带去学习资料,她则以书信的形式将学习体会寄给党支部。
像这样以书信往来开展学习培训,只是杭州市党员先进性教育多种形式中的一种。自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杭州市委以求得实效为宗旨,在教育活动的学习、评价和提高等不同阶段,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分类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学习教育阶段,杭州市委给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安排专家讲座、专题研讨;给年老体弱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党员上门送学,结对帮学;给困难企业的党员和下岗失业党员增加再就业政策、行业规章、创业技术等内容的学习。
在评议阶段,杭州市委除为不同类型党员开展分析评议提供不同“标尺”之外,还鼓励各党支部在社区楼道公开党员身份,接受群众评议,以此激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下城区许多社区楼道里,都能看到颜色鲜艳的“党员亮身份”公告牌,上面贴着楼道党员的二寸彩照,并写明了他们的姓名和房号。
在整改提高阶段,杭州市委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开展“组织帮党员、党员帮党员”和“党员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再创业”活动,通过思想上扶志、生活上扶困、生产上扶技、项目上扶资,暖党员心、聚党员力。针对一些社区离退休党员有“船到码头车到站”思想,一些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不够主动的问题,他们推广“党员奉献积分卡”,记录党员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作为党员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杭州市共组成党员志愿者服务队2079个,为民办实事近7万件。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12日 第四版) 责任编辑:徐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