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讨:为什么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来源:江西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发布时间:2013-12-19 18:23:11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就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在人们的活动及其相互关 系上呈现出市场化、国际化、多样化、多元化等发展趋势,在公共管理制度和方法手段上呈现出规范化、公开化、法制化、服务化等发展趋势。这些变化,都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必须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和执政关系上存在的不适应问题,日益显现出来。长期形成的不区分党的领导和执政、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委、以党代政等体制方式上的问题,愈加显得不相适应。一些地方党委包办代替、事无巨细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既没有很好地发挥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种组织的职能作用,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甚至产生一些无谓的矛盾、摩擦。

  大包大揽实际上使党委处于各种矛盾的焦点上,陷于各种事务之中,没有加强反而是削弱了党的领导,也不利于党的自身建设。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固然有领导干部个人素质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原因,应当切实加以提高和改进,但是在党的领导方式上存在的不适应问题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重要原因,更需要切实加以解决。

  正是为了适应我们党执政条件和环境的新变化,解决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出发,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的各项任务。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具有全局性、关键性作用。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是削弱、更不是放弃党的领导,而是为了使党更好地领导、更好地执政。今天我们所讲的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际上,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基础上,理顺和规范各级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关系;就是在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同时,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就是通过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