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贵在“三真”

来源:江西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发布时间:2013-12-19 18:22:5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的重要性、紧迫性。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人民群众是一切事业发展的源泉,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土壤。离开了人民群众这个“根”,任何工作都将成为无源之泉,无本之木。可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笔者认为,新时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贵在“三真”。即:有真心,常真想,敢真干。

有真心是指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中,要带着真情,怀着诚心,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从思想上,从意识上树立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避免光喊口号、只讲政绩不求“正绩”的现象。时下,在征地拆迁、工程建设、住房保障、就医就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此外,少数领导干部也还存在以权谋私、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以致徇私枉法、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反腐倡廉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首先就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同时,只有在工作中怀着一颗真心,才能产生真情,才能真正把人民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急百姓之所急,忧百姓之所忧。

常真想的“想”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常“谋事”。谋利民之事,思为民之策,解愁民之难。时下,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想”的不可谓不“周全”,“谋”的不可谓不“久远”。然而这些极少数之人想的谋的究竟是什么呢?这些人绞尽脑汁想事少,“谋人”多,一心琢磨着怎么拉帮结派、营私谋利,怎么巴结领导、阿谀逢迎。这些人可谓是“假”想,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常真想就是要常“谋事”。具体地说,就是在反腐倡廉工作中要想方设法用好教育、监督、惩治这三把“利剑”;就是要千方百计做到警钟长鸣,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就是要竭尽全力使反腐倡廉建设服务于科学发展,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就是要认真考虑怎么把对群众有利的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谋事”者认为:事业的成功,工作的圆满完成,不是领导说了算,不是考核排名的前后;而是人民群众的评价,是老百姓的口碑。只有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中,才能时刻用群众的眼光监督自己的工作,衡量自己的工作。

敢真干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和魄力,是对待工作的求真务实的态度的反映。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以反腐倡廉的实效取信于民。其中的“实效”就来源于真干,实干,敢干。只有真干,实干,敢干,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才能取得反腐倡廉建设的实效,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才能真正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能只靠嘴上喊喊“号子”,开会唱唱“调子”,纸上爬爬“格子”。人民群众是有血有肉的服务对象,他们的思想感情是丰富的,他们的智慧是丰厚的。我们只有带着真心,真正走出去、走下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间去,才能了解到施政的利弊得失,才能了解到他们的真情实感,才能了解到他们的需求愿望;我们只有把问题摸清了摸透了,常真想,多“谋事”,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举措,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我们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敢打敢拼,真抓实干,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的工作才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经受住人民的检验。(程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