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纪委作为最基层的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执纪的效果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农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今年以来,贵溪市纪委按照上级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在推进自身“三转”的同时,多措并举促使乡镇纪委回归职能、聚焦主业,实现“三转”到位。截至11月底,全市18个乡镇共立案43件,同比增长32%.
厘清职责,解决“分身乏术”问题。“三转”前,该市乡镇纪检书记平均分管近6项工作,他们更多的精力用于纪检以外的工作,纪检工作更像他们的“兼职”。为扭转这个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市纪委出台《关于规范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分工的通知》,要求他们除主抓纪检工作外,只能分管2—3项与纪检相关的工作,集中精力抓好主责主业。今年,该市完善了《基层纪委(纪检组)目标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内容,量化评价标准,突出监督执纪问责主业,加大案件检查分值比重,要求各乡镇纪委要抓好村组干部贪腐问题的查处力度,对主动查案的予以加分。
加强培训,解决“能力不足”问题。乡镇纪委干部普遍存在业务不熟的问题。为此,该市推行“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培训机制,通过抽调基层纪委干部参与市纪委案件的查办、陪护等工作,增加基层纪委的办案经验。同时,各纪工委在片区单位内定期选调干部进行跟班轮训,“一对一”指导程序手续、文书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定期邀请上级领导、纪检监察理论专家、学者对乡镇纪检干部进行办班培训。今年以来,已经开展5次集中业务培训和拉练。主动联系中央纪委下属的培训机构,选派了13名乡镇纪检干部赴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戴河培训中心等地参加培训,提高了综合业务水平。
完善机制,解决“于心不忍”问题。由于乡镇干部吃住经常在一起,纪检干部碍于情面,监督起来难免失之于宽。为此,该市研究制定了《乡镇纪委协作区办案机制》。当某乡镇存在严重经济违纪案件或查处有难度的案件时,当地纪委可以直接向市纪委提出协作区办案申请,由市纪委从协作区内其他乡镇纪委抽调人手参与办案,并对办案业务、安全进行全程监督、指导。今年以来,已经成功协调两个乡镇进行片区协作办案,处理违纪人员5人。(贵溪市纪委 杨帆)